脫硫塔發展了多生產工藝或多級脫硝工藝。重點研究了同步反硝化脫硫工藝的硫酸銨和硝酸銨等副產物的發展,同時根據煙氣多級脫硝過程中NOx和SO2的濃度,脫硫已成為煙氣凈化技術的重要發展趨勢。
開發新型反硝化催化劑或吸附劑,開發低效、高效、多功能的復合可再生反硝化催化劑和吸附劑及其反硝化工藝,以降低反硝化成本,提高反硝化率。
氨凈化裝置脫硫是系統采用NHD物理吸收法,利用H2S及CO2/COS在NHD中的溶解度,除去存在的少部分H2S還有CO2外(脫硫系統工藝流程:脫硫塔吸收、濃縮塔提濃、再生塔解吸的三塔工藝)。
其脫硫塔均采用的方式,都為填料的方式,內裝扁環型QH1。其中脫硫塔數量為5層,要經過脫硫塔部分——脫硫氣,接著脫硫槽會進行精脫硫,最后被送脫碳及甲烷化等工序。
脫硫塔脫硫后煙氣的特點和腐蝕性 煙氣采用濕法脫硫工藝,可使煙氣中SO2的含量大大減少(脫除效率≥95%),但對造成煙氣腐蝕主要成分的SO3脫 除效率并不高,僅20~30%左右。因此,煙氣脫硫后,雖然 能使大氣環境得到改善,但對煙囪的腐蝕隱患并未完全消除,而且對煙囪抗腐蝕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脫硫后的煙氣環境 變得低溫、高濕,煙氣的含水量增大,此時煙氣在上升過程 中,在煙囪內壁會出現結露現象;同時,煙氣密度增加,煙 囪自拔力減小,煙囪內的煙氣壓力升高,加劇煙氣外滲。脫 硫后的煙氣中單位體積的稀釋硫酸含量相應增加。且脫硫處理后的煙氣中還含有氟化氫和氯化物等強腐蝕性物質,形成腐蝕強度高、滲透性強、且較難防范的低溫高濕稀酸型腐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