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濕法脫硫塔工藝流程
濕法脫硫工藝流程
煙囪結構選型及防腐材料的選擇濕法脫硫塔工藝主要流程是:鍋爐的煙氣從引風機出口側的煙道接口進人煙氣脫硫(FGD)系統。在煙氣進人脫硫吸收塔之前,通過煙氣一煙氣加熱器(GGH),將煙氣的熱量傳輸給吸收塔出口的煙氣,使吸收塔人口煙氣降低,有利于吸收塔安全運行,同時吸收塔出口的清潔煙氣則由GGH 升溫換熱,使煙氣溫度升高,有利于煙氣排放。經過GGH 加熱器加熱后煙氣溫度一般在80 C左右,可使煙囪出口處達到更好的擴散條件和避免煙氣形成白霧。GGH 之前設增壓風機, 以克服脫硫系統的阻力,加熱后的清潔煙氣靠增壓風機的傳送排人煙囪。在鍋爐啟動過程或脫硫塔裝置因故障而解列時,煙氣可不進人脫硫裝置,而通過旁路煙道進人煙囪排向大氣。脫硫塔對煙囪的影響:煙氣經過脫硫后,雖然進人煙囪的二氧化硫含量大大減少,但是,由于經濕法脫硫后,煙氣脫硫塔濕度增加,煙氣溫度降低,極易在煙囪的內壁結露形成腐蝕性很強的酸液。調查發現,脫硫塔煙囪的煙氣有以下特點:水分含量高,濕度很大;溫度低,一般在80 C左右;含有低溫氟化物和硫酸,對煙囪結構有很強的腐蝕性;酸液的濃度低。由于脫硫煙囪內煙氣的上述特點,對煙囪設計有如下影響:
煙氣濕度大,在煙氣壓力和濕度梯度的雙重作用下,使煙囪內側結構致密度差的材料易遭到腐蝕,影響結構耐久性。低濃度酸液比高濃度酸液的腐蝕性更強。酸液的溫度在40~80 C時,對結構材料的腐蝕性更強。以鋼材為例,40~80 C時的腐蝕速度比在其它溫度時高出約3~8倍。由此可知,排放脫硫塔煙氣的煙囪比排放普通煙氣的煙囪對防腐材料設計要求更高.